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
问: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网民热议,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产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当然,这个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资料图)
朱有勇院士在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蹲点扶贫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多为旱地,主要种玉米,水稻不能自给。为解决这一问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项技术的两个难点:一个是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滇禾优615”等品种,解决水稻旱地分蘖难题,实现在旱地条件下的水稻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另一个是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解决了旱地稻田易杂草丛生的难题。2022年,这项技术推广了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朱有勇院士介绍的亩产788公斤,是0.52亩小面积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浇了两次水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专家攻关田产量,不是农户大田产量。这种小面积攻关对探索本地区水稻旱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为筛选品种、集成技术探索了出路,对完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问:大家一般觉得水稻是种在平原上的,其实我们基层采访的时候,也看过很多山上的稻田,请问比例有多大?产量怎么样?
答: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稻米消费量占口粮的60%。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种植,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稻田按地形地貌可分为平原稻田、丘陵稻田和山地稻田。正如你所说,大部分水稻种在平原地区,平原稻田约占我国稻田面积的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约占15%、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贵州、云南两省面积最大,占四成以上。这也是我们国家资源条件决定的,为了保障口粮,历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种的都种上了。比如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据我们调查,山地水稻的产量一般比平原和丘陵地区要低一些,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区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区低100公斤左右,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山地有效积温和光照时间偏少,对水稻品种要求高,一旦选用不当就会导致生育期缩短,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山地稻田地形起伏大,土层偏薄、地力偏差,农田水利、机耕路等设施发展滞后,抗灾能力弱,容易受旱涝灾害影响,产量年际间波动比较大。这也是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要通过选育适宜品种、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山地水稻单产水平。
问:有网民质疑在丘陵山区搞高标准农田建设破坏生态,费钱费力还不讨好,请问你们怎么看?实际情况如何?
答: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国土“三调”显示,全国位于6°以上坡度的耕地约4.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在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还必须要种好,就需要通过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提高这些耕地的产能。
国家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不同条件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像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护坡、田坎等农田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设选址要合理,禁止在25°以上坡地、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
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多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在汛期农田被冲毁往年也有,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能抢一亩是一亩,能抢一季是一季。
问:您刚才提到“水稻上山”不是“毁林造田”,但网上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说法不少,反映一些地方有“毁林造田”的情况。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规定?
答: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也关注到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首先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违规利用耕地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比如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养鱼、种植苗木草皮等,必须要整改复耕。但在整改过程中,要区分情况、分类处置,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作物生长规律,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要合理把握耕地恢复节奏,留足留够过渡期,给农户和经营主体合理准备时间。
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些地方在整改复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转为耕地。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还林”中为保护生态造的“林”,而是近年来超计划、超政策、超要求,违规在耕地上建的“林”。对这些林地整改复耕,不是“毁林造田”,更不是网民所谓的“退林还耕”。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就“水稻上山”等问题答记者问 环球聚看点
- 2023年广西高考一分一档表(理工类)
- 南宁市中考今日开考,少年们加油! 最新
- 速讯:文明餐桌|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端午假期自觉“光盘”成风尚
- 微视频丨记忆里的端午什么样
- 天天百事通!南宁市2023年中考顺利开考!家长暖心送考→
- 南宁市气象台24日12时2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焦点
- 古老运动“火出圈” 龙舟也有“冷知识” 焦点日报
- 一张粽叶包万物!700多年前的粽子长什么样?
- 世界要闻:吃什么?去哪儿玩?数说端午消费
- 环球消息!奋进节!龙舟竞渡代代传承 百舸争流奋勇向前
- 打造“果旅融合”新路径 小小百香果成为“致富果”“幸福果”_焦点速看
- 传承文化让节日更有意义 南宁市民端午探秘博物馆 假日品文化 全球看点
- 从严惩处毒品犯罪 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 广西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下降态势-热闻
- 民宿管家、外卖运营师……这些新职业扩宽就业空间|全球时快讯
-
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就“水稻上山”等问题答记者问 环球聚看点
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
-
【甘快看】前5个月武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5.1亿元_环球快播
2023年“中国旅游日”甘肃省分会场“双百”旅行商大会签约仪式上,武威
-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日前,银川市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
当前要闻: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日前,银川市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
天天看热讯:美阅教育和小鹅通哪个好用_美阅教育
1、教育机构在选择在线教育软件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该平台的
-
环球热讯:电脑win7锁屏壁纸怎么设置全屏_电脑win7锁屏壁纸怎么设置
1、在电脑的个性化设置中可以设置锁屏壁纸,具体操作请参照以下步骤。2
-
环球观焦点:北京交管部门开展“五不一戴”安全宣传活动
北京交管部门开展“五不一戴”安全宣传活动---日前,北京市交管局会同
-
2023年广西高考一分一档表(理工类)
2023年广西高考理工类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
-
南宁市中考今日开考,少年们加油! 最新
6月24日上午,2023年南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鸣锣开考
-
【甘快看】甘肃平凉:崆峒山下的“神雕侠侣”
6月19日,岳起中、张炜英夫妇在平凉市文化馆内练习崆峒武术。 魏建军
-
【甘快看】华亭煤“链” 转型向优
央广网兰州6月24日消息(记者李红军通讯员张小兵朱玲)在华煤集团煤制
-
焦点速读:端午节假期 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艾草悠悠,粽叶传香,端午节期间许多市民朋友都有旅游计划,然而很多人
-
【新视野】加强统筹规划 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24日,记者从银川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助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加
-
霍格沃茨之遗变形咒语效果及解锁条件介绍 全球热头条
许多霍格沃茨童鞋还不了解霍格沃茨之遗变形咒语效果及解锁条件介绍,下
-
俄媒:俄沃罗涅日州州长称该州一石油基地发生火灾
俄新社报道中所配视频显示,事发现场有浓烟产生
-
速讯:文明餐桌|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端午假期自觉“光盘”成风尚
”端午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很多,大多数市民都能
-
南方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水利部门全力做好洪水防御工作-当前讯息
6月20日以来,西南东部南部、江南、华南及湖北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
-
当前头条:两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聚焦“两客一危”交通运输重点领域 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6月24日,记者从银川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日前,在银川市公安局和银川市
-
合同效力待定的问题_全球快报
合同效力待定怎么处理在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况下:一方面有权人可以行使追
-
收藏夹浮窗"图像生成"功能禁用:微软更新浏览器 今日视点
微软对Canary频道的MicrosoftEdge浏览器进行了更新,为用户增加了一个
-
微视频丨记忆里的端午什么样
五月五,是端阳,诱人的粽香,锣鼓喧天的龙舟赛。戳视频,让我们一起
-
天天百事通!南宁市2023年中考顺利开考!家长暖心送考→
6月24日上午,2023年南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鸣锣开考
-
AI 模型 Stable Diffusion 升级:正常生成五指、图像更逼真 世界热消息
IT之家6月24日消息,StabilityAI日前发布新闻稿,宣布推出SDXL0 9版本
-
世界快讯:尼康Z8新故障导致无法锁定镜头:官方承诺免费维修
快科技6月24日消息,近日,尼康发布公告,确认了Z8微单相机存在一定的
-
微视频|大地诗篇
土地,是万物之源、立国之本,是“大国粮仓”的根基。
广告
X 关闭

1、上海到张家界适合自驾还是坐飞机到底是自驾游还是坐飞机,个人认为应视情况而定,一是如果你们是一帮年
广告
X 关闭

(相关资料图)近日,不少地方迎来疫情大考。由于快递、外卖运力不足,加上药品断货、抗原检测试剂脱销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