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结伴
早预防早检测,一起防肝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
来源: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时间:2023-07-29 17:51:59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黄芳莉)今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主题为“坚持早预防,加强监测,规范抗病毒治疗”。目前世界上有8.8亿慢性肝病患者,每年肝病病死人数约200万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人,每年约有33万人死于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脂肪肝患病人群已经超过35%。

7月28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

在南宁有不少“鱼生爱好者”喜欢吃由淡水鱼制作的鱼生,大部分淡水鱼体内存在肝吸虫,为预防“病从口入”的肝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参加。活动中,该院组织了肝病专家进行义诊咨询,解答市民咨询的相关问题。现场提供免费量血压、测心率及免费检测筛查病毒性肝炎、免费检测肝吸虫抗体等体检筛查服务,并向市民发放相关肝病知识科普资料。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病从口入”引起的肝病一般指的是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它们主要是由于不洁的饮食史引起的,如外卖、海鲜、生冷的水果等。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芬介绍:“像‘鱼生爱好者’们喜欢吃的鱼生,不管是江水鱼还是河鱼都有被肝吸虫感染的风险。有部分肝吸虫会在人体的胆管内长期生存,存活时间长达20至30年。长期感染会引起胆病变、癌变、肝炎、硬化等风险。”

检测是否存在肝吸虫感染,需要综合各方面来确定。在南宁市有不少体检项目检查肝吸虫,也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是否存在胆囊赘生物、胆管壁增厚等情况。李芬表示:“如果你吃过鱼生,肝吸虫抗体又为阳性,说明你感染过,没有驱过虫的话,建议进行驱虫治疗。但由于驱虫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须在医生的密切观察下进行驱虫治疗,保证其安全性。”在生活中,预防肝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像生鱼片、海鲜一类的食物最好是煮熟后再食用,水果要清洗干净、消毒好后再食用。

接种疫苗是对预防肝病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型肝炎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有肝硬化家族史者等应检测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应重新接种乙肝疫苗。而畜牧养殖者、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是戊肝病毒高风险人群,应尽早接种戊肝疫苗,预防感染戊肝病毒。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登录 登录

登录南宁云账号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确定 取消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