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结伴
南宁暑运热力四射 交通供需良性循环
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时间:2023-08-10 09:58:35

2023年暑运从7月1日启动,至8月31日结束,为期62天。如今,暑运过半,被称为最“热”的2023年暑运都有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广西铁路部门和民航暑运数据均超过2019年同期,暑运火爆的背后是南宁乃至广西交通供需良性循环,得益于此,下半年南宁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将实现“加速跑。”


(资料图片)

铁路民航暑运数据活力十足

记者在南宁东站看到,从进站口到检票口,出行的人群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序进站,车站检票、发车的广播一刻不停,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旅客脸上都充满了对接下来旅程的向往。

8月1日,广西铁路部门率先公布今年暑运上半程的客流数据。据统计,广西铁路部门7月发送旅客1321.1 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73.4%,同比2019年增长9.8%。

据了解,今年暑运上半程,广西铁路部门实行高峰运行图,客流以暑期旅游、探亲、学生流为主,在图定开行客车659列的基础上,周末继续增加13组动车上线,恢复开行桂林北至太原南G1518/7次2列,加开桂林北至北海、南宁东至北海、南宁东至百色等管内临时旅客列车12列,重联西安、玉林、贺州、沿海等方向动车28列,全力满足客流出行需求。

即便如此,从南宁到热门目的地的高铁票早已预售一空。今年参加高考的王宇前些天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和高中同学早早约好在开学前来一次毕业旅行。“我们想去北京打卡一些感兴趣的博物馆,但是高铁票太难买了,提前10天抢票都没抢到。于是我们就只能‘曲线出行’。”王宇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们从南宁东站出发到吴圩机场站,再从南宁机场直飞天津,然后从天津机场坐地铁到天津高铁站,再坐高铁从天津到北京。“虽然这样麻烦点,但是时间上和高铁直达北京差不多,价格也区别不大。”

和王宇一样选择飞机进行长距离出行的人也不少。据悉,南宁机场国内主要城市航点航线已全面恢复,今年7月,南宁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铁路民航暑运数据都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暑运出行数据的热度显示出强大的出行需求正在释放。

跨境客运逐步恢复促国际交流

暑运的火爆不仅仅体现在国内出行数据增长,随着跨境客运的逐步恢复,更多人选择出境游体验异域风情。“友仔友女们,现在飞猪平台代理商搞活动,我买的去马来西亚的机票才200多元,这价格居然真的出票了!当然啦,是廉价航空,对行李额度有要求,有需求的冲啊!”准备8月底出游的温倩开心地在朋友圈分享。

记者使用多个出行App查看发现,目前南宁飞多个国家航班8月中旬到8月底期间确实有廉价机票,最低的航班票价不足百元。随着跨境运力的逐步恢复,票价正逐步回落,周边入境要求较为宽松的国家,如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正成为人们出境游的首选。

据了解,南宁机场已加强与南方航空、北部湾航空等航空公司合作,加大航班促销宣传力度,目前已恢复南宁至曼谷、金边、新加坡、吉隆坡等7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每周运行30班。不仅如此,南宁机场在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行前将恢复南宁至东盟十国首都的航线。

同时,还将完善全国重点城市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航线航班,打造国内经南宁中转至东盟的航线网络,提升“经邕飞、东盟行”中转品牌影响力,将南宁机场打造成为国内中转东盟的重要节点。

除民航外,公路跨境客运也逐步恢复。8月2日,中国南宁—越南河内国际直达客运班线恢复每日上午10时在南宁埌东汽车站发班的运输模式,日发1班次/车,2辆车以对开的方式运营,真正实现中越国际直达运输线路常态化运行。据介绍,中国南宁—越南河内国际直达客运班线以定期旅客运输形式运营,全程约381公里;行车路线为中国G7211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越南QL1国道,主要途经南宁—凭祥—友谊关口岸(中国)—友谊口岸(越南)—谅山—北江—北宁—河内,车辆运行时间(含通关时间)约7个半小时。多年来,该线路以安全、便捷的“点到点”“门到门”常态化服务模式,为中越两国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架设起更为便利的国际道路运输通道。

这些跨境客运的逐步恢复,为人们暑期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统筹构建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

暑运出行“热度”因何而起?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梁瑜静认为,暑运持续火爆,从需求侧考量,商务流、通勤流、亲子游、探亲游、学生游等多样化出行需求的交互叠加是促使暑期客运流量激增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经济持续回暖带动出行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国民经济总体恢复向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源要素流动频繁,贸易往来、商务出差和通勤出行等旅客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居民出行意愿空前强烈,消费市场迅速回暖。我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后,居民长期压抑的各类出行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出行热度高涨,消费持续升温。尤其是在暑假与毕业季、各类促消费活动以及文旅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多重加持下,亲子出游、研学旅游、毕业旅游、探亲旅游等持续升温,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复苏势头强劲。”

同时,她也表示,暑期出行的火爆,离不开人们旺盛的出行需求和文旅消费市场的复苏,也依赖于交通供给端的完善与便利。梁瑜静说:“交通供给端持续满足并刺激出行需求,需求端良好的市场预期和消费反馈则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赋予了更大的信心和机遇。”

的确,需求端良好的市场反馈为我市交通运输供给端加大基建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大的信心。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宁市正全力服务保障配合加快推进一系列自治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如加快实施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推动临空冷链医药物流保障基地、零公里空港产业园等货运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完善全国经南宁飞东盟国家和东盟国家经南宁飞全国的“双扇面”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打造南宁至东盟“4小时航空物流圈”等。同时,配合自治区加快推进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新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贵南高铁建设工作等,其中,贵南高铁广西段争取在9月底前开通运营。

梁瑜静建议,南宁市可从统筹构建“立体式、效率高、服务好”的城市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出发,持续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式综合交通网加速成型;重点推进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乡村物流等交通网络配套建设,构建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促进生产消费高效稳定循环;完善提升城市客运服务体系,推进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共享自行车(汽车)服务扩容提质,推动网约车平台规范健康发展;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研学团、旅游团等群体,创新推出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交通服务定制产品,以“安全、畅通、高效、智能”的交通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交通供需的良性循环发展。(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记者 阮晓莹/文 黄维业/图)

登录 登录

登录南宁云账号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确定 取消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